湖州在线讯 这个春天,对出生不久的欣欣(化名)来说可不大轻松。不过出门逛了一圈,回家就开始便血,这可把家长都吓坏了。
欣欣是今年2月底出生的,因为妈妈母乳量不足,欣欣一直是混合喂养,长得白白胖胖,十分可爱。立春后,欣欣满月,头一次跟着爸爸妈妈出门,就在小区附近的公园里转了一圈,晒晒太阳。刚开始还好,但过了几天,欣欣大便黏糊糊的,有时候还带血。家长赶紧带着她到市妇幼保健院就诊,才发现孩子是个“超敏体”:柳絮、牛奶、蛋白……只要接触这些东西,欣欣就会发生过敏,引起过敏性结肠炎,导致便血。
“最近过敏性结肠炎的孩子非常常见,整体数量明显增加。”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钱琤说,自己刚工作时,几乎没见过过敏性结肠炎的病例;如今每周二、周四专家门诊,像欣欣这样的孩子差不多占了20%。“几个月大,甚至未满月的孩子都有,大部分都有便血,有些还会腹胀、湿疹、便秘,民间有婴儿‘忌肚子’的说法,认为没忌好就会便秘,其实这些都有可能是过敏引起的。”
过敏性鼻炎、湿疹、过敏性哮喘……每年春天都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,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碰到类似的健康难题。很多家长觉得这些都是孩子稍大以后才会出现的毛病,实际上过敏性体质一直都在。钱主任介绍,过敏性结肠炎就是婴幼儿早期过敏的一种表现,如果不处理,以后孩子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就更高。“不要以为纯母乳喂养,婴儿就不会过敏。像蛋、奶这样的,即使只是妈妈吃,还是会传给宝宝。”钱主任说,从营养角度来说,母乳还是宝宝的首选食物,只是妈妈在哺乳期间要杜绝一切和奶、蛋成分有关的食物,包括药品。
专家表示,针对孩子的过敏体质,如果能尽早发现,医生可以给孩子做脱敏治疗,经过半年左右,孩子就会慢慢适应过敏源。